海南日报评论员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近日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对发展规律和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开放内涵的深化和拓展,意味着对外开放将迈上更高阶段。对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海南来说,这意味着机遇和利好。我们要深刻领会高水平开放的内涵,充分发挥自贸港优势,加快迈向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
对外开放,是海南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题中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时,明确强调“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唯一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开放的大门应该开得更大、更快、更早。从有序实施“两个15%”所得税优惠政策、三张“零关税”清单,到全力推进全岛封关运作,再到打造双循环交汇点……近年来,海南对外开放的步伐,铿锵而坚定。就在不久前,海南开展了疫情以来全国首个省领导率队的代表团赴境外招商活动,传递出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当乘势而上,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在制度型开放上及早破题。制度型开放是新时代开放的鲜明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充分发挥制度集成创新突出优势,加快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在扩大制度型开放中,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以制度优势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其中,制度型开放破题的关键,是尽快向境外开放专业服务业市场,可通过从香港等境外发达地区引进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仲裁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快速有效对接国际经贸规则。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用好政策优势、区位优势,打造两个总部基地。在此次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两个总部基地,即打造中国企业进入东盟的总部基地和东盟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首次被纳入省委决策部署。海南具有连接中国内地和东南亚两个全球最活跃市场的区位优势,以及极具全球竞争力的自贸港政策优势,为打造两个总部基地提供了良好环境。我们要以两个总部基地建设为抓手,做好自贸港政策的归纳梳理,结合海南优势和企业需求进行细化研究,形成面向不同目标企业的政策组合,尽快推动一批有影响力、带动力的总部企业落地海南,进一步强化海南“8”字型双循环交汇点功能。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突出先行先试,主动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目标的应有之义,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具体行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政策和RCEP政策的叠加效应,在已实施项目的基础上,围绕农产品加工、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平台建设等方面,谋划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重点项目;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海南改革开放试验田优势,主动对接CPTPP和DEPA经贸规则,出台先行先试的试点举措,为我国加入CPTPP、DEPA积累经验。尤其要创新突破,在数字贸易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方面作出探索,形成全球影响力。
高水平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发展的必然,考验视野、胸襟,检验责任、担当。始终坚持开放为先,对标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对外开放,不断刻深自贸港“大开放”印记,以开放拓空间、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谋大局,我们定能打造出海南自贸港的“全球影响力”,为推动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海南贡献。
相关稿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